大龄剩女,追尾必嫁,曾经被当作车尾贴的标语,引发热议,其视觉效果造成的安全属性与社会属性中的选择性,无论选择哪一种,都不是明智选择。
我们不去探究在车尾贴上这样标语的逻辑性,以及社会问题与交通领域安全性是否协调统一,面对如今的婚嫁问题,是一个非常成为问题的问题。
在社会中,男女婚嫁中,出现的种种问题,远远比大龄剩女,追尾必嫁的噱头要深刻,要引人深思。
我国传统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,这一传统理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,从我国的
结婚率而言,最近7年,是在不断走低的,而
离婚率是不断攀升的,在2018年,民政部公布的数字中,结婚登记的人数为1010.8万对,离婚的人数登记为380.1万对,每100对新人领证就面临38对夫妻离婚,当然,这样的数据在当下来看,更加严峻。
从结婚的地域因素来看,根据最近10年的统计,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的地区,结婚率普遍较低,结婚率最低的5个地方分别是上海、浙江、天津、江西和山东,结婚率在0.63%以下,而结婚率最高的5个城市分别是贵州、安徽、西藏、青海、河南,结婚率在0.91%以上。从这种角度而言,地域因素,特别地域的发达程度,对结婚率是有一定影响的。
为何不同的地区,结婚率的差异,为何如此之大呢?
我们需要从外界因素分析一下,在我国西部贫困区域,结婚的年龄一般都非常早,据上一次人口普查统计,我国平均结婚年龄为26岁,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区的平均结婚年龄为25岁,广州平均结婚年龄为30岁。
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以及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城市,由于大城市节奏快,生活压力大,竞争非常激烈,加班出差是常态,没有时间
约会,没有时间
相亲,比如互联网企业上班的时间点为996,成为常态,是造成大龄未婚的根源。
从外界因素来看,经济发达地区的房价相对较高,没有一定的积蓄,压根买不起房,如果通过父母以及爷爷奶奶一辈将毕生的心血全部支出,或许可能支撑大城市的首付,但是每个月的月供,能让人感觉亚历山大,压得喘不过气来。